《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发展从一个高污染、高碳排放、高投入、低效率的阶段进入一个绿色、低碳、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建成千万吨级特大型现代化煤矿36处,产能6.12亿吨/年。与此同时,煤炭市场化价格机制形成,行业效益显著增加。
如今,我国已建成神东、黄陇、宁东、新疆等14个大型煤炭基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4%左右。相比2016年,2017年全国煤矿数量虽然减少了1072处,同比下降13.63%,但是全国原煤产量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完成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长3.3%。晋北基地:晋北基地是我国特大型动力煤基地,位于山西省太原以北地区,主要包括大同、平朔、朔南、轩岗、河保偏、岚县矿区。从1998年11月起,相关部门在严格实施关井压产措施的同时,积极鼓励煤炭出口,缓解了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前4家大型企业产量9.33亿吨,占全国的26.5%,同比增加1.12亿吨、提高2.4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据2018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透露的数据,2017年,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的94.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许多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继被建立了起来,包括公司当下四化建设中提到的无人值守变电所、水泵房和皮带系统、综采工作面远程控制等。
多次到使用电液控制的矿井学习,与先进单位形成长期的结对子沟通交流和对标学习机制,邀请厂家长期驻矿指导日常使用和维护,下大力气解决水质不达标对电液控制造成影响的问题,不断修正和改良管理制度,规范设备操作使用。设备操作不熟练、日常维护不到位、液压装置所需的水质不达标,在其他矿井能够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先进技术,到了公司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生产工作反倒没有以前的效率了。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开始疑惑,真的是不符合现下的生产条件、工作环境吗?更有甚者,一些老工人在冷笑,自动化控制吗?哪有咱实实在在,一架一架拉着可靠。新技术、新设备投用后,相应的思想观念要转变,要对先进科技、先进经验绝对认同,绝对信任。
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开始抱怨,啥设备么,那么多要求,都当成宝贝疙瘩一般小心使用了,还总是故障,影响产出。搞四化建设不只是引入先进技术、应用先进设备,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思想观念,有效的管理制度,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支撑,这样才能发挥出先进设备的最大效能。
减人提效、降低劳动强度的美好愿望似乎开始变得模糊。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进四化建设的征程中,千万不能一味的只关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本身,而要将目光更多的关注到一些支撑因素上来。历时整整两个多月,公司综采支架电液控制技术管理得到全新的改观,生产效率提上去了,劳动强度降下来了,采煤工作面里高效的拉架推帮速度给了所有抱怨者、疑惑者、冷笑者一个响亮的耳光。还有,那些设备日常维护咱也没做好,万一误动作了怎么办。
师傅当时说了一句安全生产那样重要,远程操控你能放心吗?万一哪个人还在现场操作,你送个电不是要出人命。今年,公司首度在综采工作面使用电液控设备系统,本是业内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但到了公司却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大抵是2010年到2013年,当时煤矿发展势头正好。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因素要处理,其他的工作要做,但是,观念、制度和人员素质,这三方面工作一样都不能落下,没有这些做支撑,四化建设终将不会走的太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也一定不会实现
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因素要处理,其他的工作要做,但是,观念、制度和人员素质,这三方面工作一样都不能落下,没有这些做支撑,四化建设终将不会走的太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也一定不会实现。今年,公司首度在综采工作面使用电液控设备系统,本是业内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但到了公司却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哪有什么水土不服,全都是惰性心理在作祟。企业的管理制度要完善,要针对先进设备制定专门的使用、维护制度,为先进技术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
当然,这些都已成为过去式。某日,在井下工作面,公司领导在支架电液控系统设备旁,向一众生产技术骨干这样说道。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开始抱怨,啥设备么,那么多要求,都当成宝贝疙瘩一般小心使用了,还总是故障,影响产出。减人提效、降低劳动强度的美好愿望似乎开始变得模糊。某日,我问师傅,既然单位变电所已经能够远程控制了,为啥还要在现场留人。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进四化建设的征程中,千万不能一味的只关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本身,而要将目光更多的关注到一些支撑因素上来。
还是人在现场操作放心。当时,一些预定的功能也都能实现,可这些系统最终都没有被用起来,什么原因呢?说一个简单的例子。
人员素质的提升也要跟上,不能积极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术的人,千万不能被委派去管理这些先进设备,要不能只会适得其反。师傅当时说了一句安全生产那样重要,远程操控你能放心吗?万一哪个人还在现场操作,你送个电不是要出人命。
新技术、新设备投用后,相应的思想观念要转变,要对先进科技、先进经验绝对认同,绝对信任。说到这里,突然就想到了自己以前在某单位从事煤炭企业自动化控制工作的那段时间。
目前,集团内部都在积极推行四化建设,且对标行业内其他先进单位,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已经在煤矿企业的发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司当下四化建设肯定是势在必行。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开始疑惑,真的是不符合现下的生产条件、工作环境吗?更有甚者,一些老工人在冷笑,自动化控制吗?哪有咱实实在在,一架一架拉着可靠。大抵是2010年到2013年,当时煤矿发展势头正好。多次到使用电液控制的矿井学习,与先进单位形成长期的结对子沟通交流和对标学习机制,邀请厂家长期驻矿指导日常使用和维护,下大力气解决水质不达标对电液控制造成影响的问题,不断修正和改良管理制度,规范设备操作使用。
许多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继被建立了起来,包括公司当下四化建设中提到的无人值守变电所、水泵房和皮带系统、综采工作面远程控制等。还有,那些设备日常维护咱也没做好,万一误动作了怎么办。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系统,仅仅只是给外来人参观用的吗?或者仅仅是监控一个状态吗?到后来,我才慢慢了解了原因。历时整整两个多月,公司综采支架电液控制技术管理得到全新的改观,生产效率提上去了,劳动强度降下来了,采煤工作面里高效的拉架推帮速度给了所有抱怨者、疑惑者、冷笑者一个响亮的耳光。
这样的话讲出来,让我一阵愕然。一方面是当时设备维护、人员素质跟不上,另一方面针对远程操控的管理措施、配套保障机制也没有跟上去,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大家思想理念的落实所致,连领导都觉得自动化系统没有人亲自操作起来安全可靠,那新技术、新设备怎么可能会发挥应用的效能。
设备操作不熟练、日常维护不到位、液压装置所需的水质不达标,在其他矿井能够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先进技术,到了公司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生产工作反倒没有以前的效率了。搞四化建设不只是引入先进技术、应用先进设备,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思想观念,有效的管理制度,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支撑,这样才能发挥出先进设备的最大效能鼓励供需企业参照标准化的《煤炭购销合同》进行签订,合同的数量、质量、违约责任等内容应规范完整、真实有效,不得脱离生产经营实际和现有铁路港口运输能力,不得违法采取捆绑签订的方式增加电力等用户企业采购成本。早签、多签、签实中长期合同各有关方面要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及早签订数量相对固定、价格机制明确的中长期合同,鼓励支持更多签订2年及以上量价齐全的中长期合同。
供需双方签订的2019年煤炭中长期合同,应及时登录中国煤炭市场网(www.cctd.com.cn)录入。下水煤合同与铁路直达煤合同的浮动价,均可结合环渤海煤炭价格指数、CCTD秦皇岛港煤炭价格指数、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综合确定。
扎实做好衔接相关工作(一)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牵头单位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优化服务,形成合力,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衔接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工作顺利进行。各种中长期合同形式,包括季度长协、月度长协以及外购煤长协等均应按照本通知明确的年度长协价格机制执行,价格原则上应稳定在《关于印发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的通知》(发改运行〔2016〕2808号)规定的绿色区间以内。
认真做好运力衔接和数据采集汇总工作(一)运力衔接方面。铁路直达煤合同基准价由下水煤基准价格扣除运杂费后的坑口平均价格和供需双方2018年月度平均成交价格综合确定,两类价格权重各占50%。